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巨一“数据治厂”引发骨牌效应
媒体报道
巨一“数据治厂”引发骨牌效应
发布时间:2014.05.16 发布人: 浏览:375

 

    引入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激发员工培训和机器换人等环节的升级动力——

   巨一“数据治厂”引发骨牌效应

 

《温州日报》2014年5月16日

  

 

    外贸制鞋大户巨一集团,去年4月以来在针车车间率先开展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实践,在生产过程中引入标准化作业,用详细的数据记录每日生产状况,引发全厂管理变革。

一年来,这场管理变革带动工厂其他流程和员工增强转型升级动力。今年3月,168名生产一线管理人员,入读巨一干部学院首期“双证教育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管理技能,以适应精益生产管理。同时,巨一优化“机器换人”布局,使其与精益生产相得益彰。

这一系列升级举措带来显著成效,企业各项数据企稳回升。巨一集团总经理潘建中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今年1至4月,巨一鞋业工业总产值42138万元,同比增长4%;技术研发支出1230万元,同比增加3.8%。预计2014年,公司鞋出口订单将增加8%至10%。

数据说话

精细控制生产过程

近日,在巨一集团常务副总戚益农的陪同下,记者走入巨一针车车间,现场感受精益生产变革。

巨一总部共有三个面部车间,进入车间就听到一阵阵此起彼伏的针车马达“嘟嘟声”。两行针车“一字”排开成一条线状,工人分坐两旁正在繁忙劳作。过道地面看不到皮料碎屑,没有杂物摆放,整洁有序。每条生产线头部都能看到针车生产管理看板等之类记录生产数据的物品。

面部一车间针01线组长谭亮告诉记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抓流程管理,平衡该组35名员工的生产进度,防止生产线出现在制品积压以及瓶颈工段。同时,要对当天的生产数据进行记录,填写一些数据说明,并及时上报。他说:“现在,这些记数据的工作已成了习惯。”

记者了解到,车间组长的数据将汇总成“面部车间产量完成情况日报表”。

戚益农介绍,精益生产的含义就是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包括场地、电能、物料以及生产时间的浪费。引入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后,巨一对针车车间按照改造的流程进行重新布局,场地节约了50%,生产效率提升了15%;打造了工序传递流,每个工人做一个产品要传递一个产品,做到在滞品单鞋不能超10双、棉鞋不能超5双。

在生产过程各项详细数据的支撑下,巨一每周、每月都要召开生产分析会,做到持续改进生产。戚益农向记者展示了4月份“针车生产情况分析会”ppt文件。文件中以柱形图和圆饼图显示各项生产指标,期间有数据、有分析。

戚益农说,巨一引入管理咨询公司,启动精益生产管理后,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员工培训

为管理提升作准备

巨一在引入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后,碰到的问题是企业管理的高要求与员工低文化的矛盾。制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线员工相对来说文化水平不高。这限制了员工对先进管理理念的深入理解和接受程度。“起码一线提供的数据必须保证真实和可靠,这就对一线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戚益农说。

戚益农表示:“企业招个大学毕业的文员不难,但文员是不愿意进车间的。所以,一线的管理干部还是要在车间员工中培养,让他们参加培训,以适应接下去的管理变革。”

今年3月,巨一集团与温州市第十八中学(温州鞋革职业中等学校)联合办学,成立“巨一干部学院”。首期“双证教育班”开课,168位巨一一线管理人员正式入学开课。这批学员的学习内容由文化课和技能培训两部分组成。文化课学习包括语文、数学、社会科学、公民道德与法律4门必修课程,专业技能包括皮鞋工艺学和企业管理等课程。每个月教师进厂为学员上课。学员完成课程,由教育部门颁发国家承认的高中专学历证书。

面部一车间组长谭亮,来自四川,在巨一工作已十几年。如今,他每个月会留出2个晚上在厂里参加双证班的学习。他说,做精益生产,之前的数据收集都是管理咨询师手把手教的,适应了一周时间才掌握。以后要多学习,这对自己的工作肯定有好处。

面部一车间04组组长蒋卫旦,是一位在巨一工作近20年的女员工。她在车间管理中成效很突出,4月份获得车间“7s及精益化考核第一名”。

机器换人

缓解招工难的困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管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生产环节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是制鞋业的发展趋势。推动制鞋业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动力是工资成本和“招工难”问题。

巨一管理层判断,接下去,沿海地区招工难是一个困扰鞋厂的长期问题。目前,四川成都地区制鞋普工的工资为1600元至2200元,已是温州普工的80%。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制鞋普工的工资差距在缩小,员工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打工。另一方面,巨一人事部门去年7月统计,工龄1年以下的新员工占60%,说明老员工在减少。此外,据市鞋革协会数据,近两年 温州因各种原因关闭的鞋厂达400多家。照理说,这部分鞋厂会释放部分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但企业感觉招工难没有缓解。这说明工人供应一直在减少。

戚益农表示,破解招工难,就是要实行“机器换人”,以提高劳动效率来满足制鞋员工的收入预期,稳定行业的劳动力供应。

2010年开始,巨一率先引入电脑激光机、电脑针车等自动化设备。电脑激光机用于鞋靴部件加工,实现多道工序同时完成,提高效率和产量。目前,巨一20多条针车线,每条都有5至6台电脑针车,起到了减少用工需求的功效。

 

 

 

版权所有:巨一集团    技术支持:优谷科技    浙ICP备110626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683号